|
中文学名 |
羽节蕨 |
拉丁学名 |
Gymnocarpium disjunctum (Rupr.)Ching |
科中文名 |
蹄盖蕨科 |
科拉丁名 |
Athy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羽节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30-45厘米。根状茎细长横走,顶部和叶柄基部有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。叶远生,叶柄长15-32厘米,禾秆色;叶片厚草质,卵状三角形,长15-20厘米,宽14-22厘米,叶轴及羽轴下部(特别基部羽片)有淡黄色小腺体,三回羽状;羽片斜向上,下部的有柄,以关节着生于叶轴,基部一对最大,长三角形;末回裂片全缘或有浅圆齿。侧脉单一,偶有二叉。孢子囊群小,圆形,生于侧脉中部,无盖。 |
生境 |
生林下,海拔800-33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东南部;朝鲜,日本,苏联,印度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