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裂叶桑 |
| 拉丁学名 |
Morus trilobata (S.S.Chang) Cao |
| 科中文名 |
桑科 |
| 科拉丁名 |
Mor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桑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约3.5米。幼枝红褐色,无毛或近无毛。叶纸质,长10—13厘米,宽7—10厘米;基部圆形或楔形,指状3一5深裂,中裂片最长,侧裂片较短,叶两面无毛,或背部沿主脉略具柔毛;叶柄长2—2.5厘米,疏被柔毛。雌
花序腋生,长2一4厘米,圆筒状,花序轴具毛;花序柄长约10毫米,疏被柔毛。雌花花被片4,卵形,边缘具睫毛;雌蕊长4一5毫米,花柱长约1毫米,柱头2,内侧具柔毛。果序狭椭圆形,长3.5一6厘米。花期5—6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800米的山坡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巫溪县。分布于贵州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