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羽裂星蕨 |
拉丁学名 |
Microsorium dilatatum (Bedd.)Sledge |
科中文名 |
水龙骨科 |
科拉丁名 |
Polypod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星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40-100厘米。根状茎粗而横走,有全缘的卵状披针形鳞片。叶远生,纸质,干后绿色,无毛;叶柄基部有关节;叶片卵形,深羽裂,叶轴两侧有阔翅,下延达叶柄基部;裂片向基部略变狭,全缘。侧脉明显,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。孢子囊群细小,近圆形或不定形,散生于网脉联结处,无盖。 |
生境 |
生溪边阴湿岩石或树干上,海拔650-20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和四川;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