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黄谷精 |
拉丁学名 |
Xyris capensis Thunb. var. schoenoides (Mart.) Nilsson |
科中文名 |
黄眼草科 |
科拉丁名 |
Xyr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黄眼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丛生草本,具根状茎。叶剑状条形,长10—50厘米,宽2—4毫米,顶端尖或稍钝,上部有时镰状弯曲,具叶鞘、叶舌。花葶圆柱形或稍扁,具纵棱,近基部呈棕红色;顶生头状花序近球形至倒卵形;基部苞片近圆形,中部苞片长圆形或椭圆形,革质,棕色,顶端圆钝,有短刺,边缘膜质,中部向外拱出,有时背部中央向外突出成脊;花两性,花萼3片,侧生的2萼片舟状,半透明,膜质,顶端钝或锐尖,背部隆起成脊,脊上无齿,中间的萼片风帽状,顶端钝,膜质;花冠黄色至淡黄色,花瓣檐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,具爪;子房上位,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1室,具3个侧膜胎座,胚珠多数,花柱顶端3裂,柱头漏斗状。蒴果,近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,室背开裂。种子卵状球形至长卵圆形,两端尖,表面有纵条纹。花、果期6一11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700—2700米的水田、沼泽及山谷潮湿处。 |
地理分布 |
产米易、布拖。分布于福建、云南。越南以及苏门答腊、马来半岛、爪畦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