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甘西鼠尾草 |
拉丁学名 |
Salvia przewalskii Maxim var. przewalskii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鼠尾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;根木质,直伸,圆柱锥状,外皮红褐色。茎自基部分枝,上升,丛生,上部间有分枝,密被短柔毛。基生叶和茎生叶均具柄,叶片三角状或椭圆状戟形,稀心状卵形,有时具圆的侧裂片,边缘具近于整齐的圆齿状牙齿,草质,上面绿色,被微硬毛,下面灰白色,密被灰白绒毛;轮伞花序2--4花,疏离,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;苞片卵形或椭圆形,全缘,两面被长柔毛;花萼钟形,外面密被具腺长柔毛,其间杂有红褐色腺点,萼檐二唇形,上唇三角状半圆形,先端有3短尖,下唇较上唇短,半裂为2齿。花冠紫红色,外被疏柔毛,在上唇散布红褐色腺点,内面离基部3-5毫米有斜向的疏柔毛毛环;冠筒在毛环下方呈
狭筒形,自毛环向上逐渐膨大,直伸花萼外;冠檐二唇形,上唇长圆形,全缘,顶端微缺,稍内凹,边缘具缘毛,下唇3裂。小坚果倒卵圆形,灰褐色,无毛。花、果期5--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林缘、路旁、沟边、灌丛下,海拔2100一405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阿坝、松潘、黑水、茂汶、马尔康、德格、甘孜、理县、小金、大金、道孚、宝
兴、康定、雅江、巴塘、稻城、乡城、得荣、木里、会东等地。甘肃西部、青海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花序
摄影者:向丽 |
 |
植株
摄影者:向丽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