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多花鄂西鼠尾草 |
拉丁学名 |
Salvia maximowicziana Hemsl var.floribunda Stib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鼠尾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与原变种不同在于:茎单一或多数,上升,高10—40厘米;叶较小,长3--5(8)厘米;花序顶生,不分枝,与茎等长或长为茎长之二倍,间或有2一4个侧生花序,其长与中央花序近相等;苞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。下部苞片长8--10毫米,大多不育或具不发育的花,彼此相隔2厘米;花冠紫色。
|
生境 |
生于林下、草地或山坡上,海拔2800—38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松潘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