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天山千里光 |
拉丁学名 |
Senecio thianschanicus Regel et Schmalh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 |
属中文名 |
千里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单生或常丛生,高5-20厘米,被白色蛛丝状毛,后常多少无毛。基部及茎下部叶渐狭成长柄,叶片矩圆形、近倒卵形或条状椭圆形,顶端钝,边缘有浅齿、羽状分裂或近全缘,上部叶常条形而全缘,上面被微毛或近无毛,下面常被白色絮状毛。头状花序伞房状排列,数个至近10个,有时单生,有短或长梗及条形苞叶;总苞钟状,直径5-7毫米,长6-8毫米;总苞片14-18个,矩圆状条形,渐尖,有少数细条形而短尖的苞叶;舌状花约10个,舌片矩圆形或条形,黄色;筒状花多数。瘦果圆柱形,长达3毫米,无毛;冠毛污白色;长8-10毫米。 |
生境 |
生草场、河滩、山谷及石砾地。
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四川及西藏东部;苏联中亚地区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