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岩生千里光 |
拉丁学名 |
Senecio wightii (DC.) Benth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 |
属中文名 |
千里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或斜升,高60-120厘米,被短硬毛或无毛,常多分枝。叶互生,狭矩圆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,长5-10厘米,宽0.5-1.5厘米,边缘有疏锯齿,顶端尖或渐尖,基部渐狭,稍心状抱茎,侧脉约5-6对,上部叶条形。头状花序有长梗及丝状短苞叶,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;总苞半球状,长及宽3毫米;总苞片16-20个,条状矩圆形,顶端尖,被微毛;舌状花10余个,舌片黄色,矩圆形;筒状花多数。瘦果圆柱形,两端较狭,有纵沟;冠毛污黄色或浅褐色,较瘦果稍长。此种有很大的变异,不同作者的描述也不一致,有不同的亚种或变种。
|
生境 |
生路旁、沟边及山麓上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、贵州;越南至印度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