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米团花 |
拉丁学名 |
Leucosceptrum canum Smith.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米团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或小乔木,树皮灰黄色或褐棕色,光滑,片状脱落;新枝被灰白色至淡黄色浓密的绒毛,老枝淡棕色,被微柔毛或几无毛。叶片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浅锯齿或锯齿至近圆齿,纸质或坚纸质,幼时两面密被灰白或淡黄色的星状绒丛毛或丛卷毛,老时上面毛被脱落至无毛或仅中脉被微柔毛,下面毛被仍浓密。花序为由轮伞花序排列成顶生稠密圆柱形穗状花序;苞片大,近肾形,先端急尖,全缘或具不规则的齿,外被星状绒毛,果时脱落,小苞片微小,线形,外被星状绒毛;花梗密被星状绒毛。花萼钟形,外被浓密的淡黄色簇生星状绒毛及粉囊状小突起,内面无毛而明显可见15脉,萼齿5(7),整齐,三角形。花冠白、粉红至紫红,筒状,外被簇生星状绒毛,冠筒内藏,冠檐二唇形,上唇顶端微凹,下唇3裂,中裂片较大。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,顶端平截,背面平滑,腹面具稀疏半透明小突起,果脐小,位于果的基部。花期11月至翌年3月;果期3—5月。 |
生境 |
生于谷地溪边,海拔2400—26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木里。云南也有分布。亦见于不丹、尼泊
尔、印度东北部、缅甸、老挝、越南。 |
经济价值 |
蜜源植物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