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淡黄香薷 |
拉丁学名 |
Elsholtzia luteola Diels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香薷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须根密集。茎直立,简单或多分枝,淡黄色,近圆柱形,被疏柔毛。叶片披针形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疏锯齿,草质,上面绿色,近无毛,下面淡绿色,被疏柔毛,密布凹陷腺点,侧脉约5对,与中脉大上面凹陷下面隆起;叶柄极短或近于无柄。穗状花序生于茎、枝顶端,偏向于一侧;花具短梗,每2花着生于1苞片内;苞片覆瓦状排列,连合,宽肾形,脉在边缘突出成为不规则的钻状齿,正中1枚刺芒状,外被疏柔毛,其间具腺点,边缘具缘毛。花萼管形,外面被疏柔毛及腺点,萼齿5,披针形,前2齿稍长,齿先端均刺芒状。花冠淡黄色,外被疏柔毛,内面无毛;冠檐二唇形,上唇直立,先端微缺,在凹缺处被长缘毛,下唇稍开展,3裂,中裂片近圆形,侧裂片半圆形,边缘均啮蚀状。小坚果长圆形,黑褐色。花期9一10月;果期10一11月 |
生境 |
生于林边、草坡或溪沟边潮湿地,海拔2200—36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木里。云南西北部及东北部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