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高原香薷 |
拉丁学名 |
EIsholtzia feddei Levl. f. feddei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 |
属中文名 |
香薷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细小草本,高3一20厘米。茎自基部分枝,小枝尤其是在下部的依伏或上升,被短柔毛。叶片卵形,先端钝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圆齿,上面绿色,下面较淡,或下面常带紫色,上面密被短柔毛,下面被短柔毛,但沿脉上较长而密,腺点稀疏或不明显,侧脉约5对,与中脉在上面略凹陷下面显著;叶柄扁平,被短毛。穗状花序生于茎、枝顶端,偏于一侧,
由多花轮伞花序组成;苞片圆形,先端具芒尖,外面被柔毛,在脉上尤为明显,边缘具缘毛,内面无毛,脉紫色;花梗短,与序轴被白色柔毛。花萼管状,外面被白色柔毛,萼齿5,披针状钻形,具缘毛,长短不相等,通常前2枚较长,先端刺芒状。花冠红紫色,外被柔毛及稀疏的腺点,冠筒自基部向上扩展,冠檐二唇形,上唇直立,先端微缺,被长缘毛,全缘,下唇较开展,3裂,中裂片圆形,全缘,侧裂片弧形。小坚果长圆形,深棕色。花、果期9--11月。 |
生境 |
生于路边、草坡及林下,海拔2800—32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马尔康、松潘、康定、稻城、木里等地。云南、西藏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