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石椒草 |
| 拉丁学名 |
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arpa Le'vl |
| 科中文名 |
芸香科 |
| 科拉丁名 |
Rut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石椒草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多年生宿根草本,全株揉搓有强烈气味,无毛,基部常木质,高40—70厘米;嫩枝髓部发达,常中空。2—3回羽状复叶,互生,小叶薄纸质,倒卵形;聚伞花序顶生,花两性,较小,萼片4,黄绿色或淡紫红色,花瓣4,白色,覆瓦状排列;雄蕊8,花药淡黄色;果为蒴果,成熟时黄色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600-2400米的山坡、林缘及草丛中。 |
| 地理分布 |
四川的会理、会东、宁南、西昌、喜德、雷波、木里、稻城、洪雅、峨眉等。云南也有分布。 |
| 经济价值 |
种子含油脂。 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