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黄缨菊 |
拉丁学名 |
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.Winkl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 |
属中文名 |
黄冠菊属 |
俗名别名 |
黄冠菊、九头妖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无茎草本。根状茎粗,颈部被纤维状的残存叶柄。叶莲座状,平展,革质,矩圆状披针形,长20-30厘米,宽5-8厘米,羽状深裂,裂片边缘有不规则小裂片,上面无毛,下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绒毛,脉明显,边缘具硬刺;叶柄长约5厘米,扁而多沟纹,密被白色蛛丝状绒毛。头状花序数个至10余个密集成近球形,直径达5-12厘米,无梗或有长1-3厘米粗厚的梗;总苞片数层覆瓦状排列,条状披针形,顶端刺尖,干时禾黄色,外层开展下弯;花黄色,长约3-4厘米。瘦果倒卵形,长8毫米,扁平,有褐色斑点;冠毛淡黄色刚毛状,有微短的羽毛,长约2.5-3.5厘米。 |
生境 |
生海拔2900-4000米山坡、干滩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。 |
经济价值 |
根状茎药用,有催吐功效。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