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小叶帚菊 |
拉丁学名 |
Pertya phylicoides J.F.Jeffr. |
科中文名 |
菊科 |
科拉丁名 |
Compositae |
属中文名 |
帚菊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小灌木,高50-150厘米,有细长而劲直的分枝。叶簇生,卵形,长3-4毫米,顶端具小尖头,边缘背卷,上面无毛,下面被白色丝状毛,无叶柄,叶枕具白色丝状毛。头状花序有4-5小花,单生于叶腋,无总花梗,长1.5厘米;总苞钟状筒形,长约1厘米;总苞片多层,边缘被疏柔毛,外层短小,卵形,顶端急尖,内层矩圆状披针形;花两性,筒状,花冠白色,5深裂,裂片狭;花药基部长尾状。瘦果长约5毫米,两头渐狭,稍扁,具纵肋,被疏柔毛;冠毛略带黄色,长于瘦果。 |
生境 |
生海拔2500-3100米的向阳山坡。
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