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藤黄檀 |
拉丁学名 |
Dalbergia hancei Benth. |
科中文名 |
豆科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. |
属中文名 |
黄檀属 |
俗名别名 |
降香、大香藤、痛必灵、梣果藤、丁香柴 |
形态特征 |
常绿木质藤本。皮灰色,幼枝疏生白色柔毛,有时小枝常变成钩状刺,攀援生长。托叶草落;羽叶复叶互生,小叶7-15片长圆形,长1-2厘米,宽5-10毫米,先端钝或凹,基部楔形或圆形,下面被疏毛。3-4月开绿白色花,圆锥花序腋生,总柄短,被黄褐色绒毛,有花多朵,具香气。花萼阔钟状,萼齿5,宽三角形,先端钝,有锈色毛。荚果扁而薄,长椭圆形或带状,长3-7厘米,宽8-14毫米,基部收缩呈细柄。种子1-4粒,肾形,扁平。 |
生境 |
生于山谷溪旁、疏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省区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