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峨眉黄肉楠 |
拉丁学名 |
Actinodaphne omeiensis (Liou) Allen |
科中文名 |
樟科 |
科拉丁名 |
Lauraceae |
属中文名 |
黄肉楠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或小乔木,高3-5米;树皮灰褐色。小枝幼时被灰黄色长柔毛,老时变无毛,基部有时包有宿存的芽鳞片。顶芽圆锥形,被锈色柔毛。叶通常4-6片簇生枝端或分枝处呈轮生状,披针形至椭圆形,长12-27厘米,宽2.1-6厘米,革质,上面深绿色,具光泽,下面灰绿色,苍白,两面无毛,羽状脉,侧脉每边12-15条;叶柄长11-30毫米,无毛。伞形花序单生或2个簇生枝端或叶腋,无总梗,每花序有花7-8朵;花被裂片6 ,阔卵形或椭圆形,淡黄色至黄绿色,外被丝状短柔毛,内面无毛。雄花较雌花大,长3-4毫米;能育雄蕊9-12;雌花子房倒卵形,花柱肥大,柱头头状,2浅裂。果近球形,直径达2厘米,顶端具短尖头;果托浅盘状,直径约8毫米,边缘有波状齿,常残留有花被片;果梗长约8毫米,有短柔毛。花期2—3月,果期8—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500-1700 米的山谷、路旁灌丛及杂木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果枝
|
 |
栽培植株花期形态特征
摄影者:李世丽 |
 |
拍摄部位:花序
摄影者:李世丽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