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虎皮楠 |
拉丁学名 |
Daphniphyllum glaucescens |
科中文名 |
交让木科 |
科拉丁名 |
Daphniphyllaceae |
属中文名 |
交让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小乔木,高3-10米;树皮褐色,内皮黑色。单叶互生,在枝端为丛生状,革质,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,长约8厘米,基部狭楔形,顶端急尖,边全缘或在顶端有粗大锯齿,上面平滑有光泽,下面苍白色,有瘤状突起;叶柄长约2厘米,带红色。花小,雌雄异株,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;花被萼状,不宿存;雄花花被片4一5,雄蕊8,花丝短而离生,花药大;雌花有花被片6-8,子房2室,每室有2胚珠,花柱2,宿存。核果宽椭圆形,黑色,外果皮肉质。 |
生境 |
生于山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合湾;日本也有。四川有引种栽培。 |
经济价值 |
木材致密,适于做家具;种于油供制肥皂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