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水栒子 |
拉丁学名 |
Cotoneaster multiflorus Bge. |
科中文名 |
蔷薇科 |
科拉丁名 |
Rosaceae |
属中文名 |
栒子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灌木,高达4米。枝条细长,常拱曲。叶卵形或宽卵形,长2-4厘米,先端急尖或圆钝,基部宽楔形或圆,上面无毛,下面幼时稍被绒毛;叶柄长3-8毫米,幼时被柔毛,后脱落。复聚伞花序,具花5-21;总花梗及花梗无毛;花梗长4-6毫米;花径1-1.2厘米;萼筒及萼片无毛;花瓣白色,平展,近圆形,先端圆或微凹,具短爪,内面基部被白色柔毛;雄蕊约20,较花瓣稍短;花柱2,离生,较雄蕊短;子房顶端被柔毛。果近球形或倒卵形,径约8毫米,红色,小核1。花期5-6月;果期8-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200-3500米沟谷、山坡、杂木林内、灌丛中或岩石缝隙间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内蒙古,新疆阿尔泰山、界山,黑龙江,辽宁,河北,河南,山西,陕西,甘肃,青海,四川,云南,西藏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可试用苹果砧木,有矮化之效。枝条柔韧,可作编织材料。木质坚硬细致,宜作器具柄及工艺品。
夏季白花盛开,秋天红果累累,为优美观赏树,宜栽于草坪边缘及园路转角处。也可用作保持水土树种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用播种、插条、压条繁殖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