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小叶白蜡 |
| 拉丁学名 |
Fraxinus bungeana DC. |
| 科中文名 |
木犀科 |
| 科拉丁名 |
Ole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白蜡树属 |
| 俗名别名 |
苦杨、秦皮、小叶栲 |
| 形态特征 |
小乔木或灌木状,高达5米,树皮黑灰色。冬芽密被黑褐色柔毛。小叶3—7,菱状卵形、圆卵形或倒卵形,长2—4.5厘米,先端钝尖、渐短尖或近尾尖,基部宽楔形,具钝齿。圆锥花序顶生于当年生枝上,长5—8厘米,微被柔毛。雄花与两性花异株;花瓣4,白色带黄绿色,条形,长约4毫米;雄花花丝略长于花瓣,两性花花丝短于花瓣。翅果窄长圆形,长2.5—3厘米。花期4—5月;果期9月。 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山坡、沟旁、疏林中。耐干旱瘠薄,在石灰岩山地阴坡或陡坡习见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于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山东、安徽、四川等地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