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台湾相思 |
拉丁学名 |
Acacia richii A. Gray |
科中文名 |
豆科(含羞草科)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(Mimosaceae) |
属中文名 |
金合欢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乔木,高达16米,胸径60厘米(台湾有胸径1米大树);树皮灰褐色,不裂,稍粗糙。小枝无刺。幼苗具羽状复叶,后小叶退化,叶柄变为叶状,镰状披针形,长6-11厘米,宽0.5-1.3厘米,具3-7平行脉。头状花序1-3腋生;花瓣淡绿色;雄蕊金黄色,突出。果扁平,带状,幼时被黄褐色柔毛,后脱落,长4-11厘米,宽0.7-1厘米,种子间稍缢缩。花期4-6月;果期8-9月。 |
生境 |
栽培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雅安、西昌、米易,台湾南部,福建、广东和海南岛,广西,云南西双版纳,江西赣州,浙江平阳等地。菲律宾群岛、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木材供造船、桨橹、车辆、工具柄、家具、车工、木刻等用。火力强,为优良薪炭材。树皮含鞣质23-26%,可提制栲胶。种子可作胶合板胶粘剂原料。为华南低山丘陵地区营造防护林、水土保持林、薪炭林、公路林树种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