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苏门答腊金合欢 |
拉丁学名 |
Acacia glauca (L.) Moench |
科中文名 |
豆科(含羞草科)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(Mimosaceae) |
属中文名 |
金合欢属 |
俗名别名 |
苏门答腊合欢 |
形态特征 |
常绿灌木,高达5米;无刺。二回偶数羽状复叶,羽片6-8对;小叶14-28对,长圆形,长4-6毫米,先端圆具尖头,基部斜圆,上面无毛,下面疏被毛,具缘毛;叶轴疏被毛,无腺体;托叶披针形,早落。总状花序腋生,短圆柱形,开花后近球形;萼长不及1毫米;花冠长约3毫米;花丝及花柱白色。果带状,长7.5-9厘米,宽约8毫米,基部柄状,红褐色。种子6-10。花期10月;果期11-12月。 |
生境 |
栽培 |
地理分布 |
原产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。现四川渡口、福建南部和东南部、广东海南岛、广西等地栽培。 |
经济价值 |
为紫胶虫优良寄生树及良好的薪炭林树种。为荒山造林先锋树种,可保持水土,增加土壤肥力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