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马鞍树 |
拉丁学名 |
Maackia chinensis Takeda |
科中文名 |
豆科(蝶形花科)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(Papilionaceae ) |
属中文名 |
马鞍树属 |
俗名别名 |
槐树(湖北)、山油皂(浙江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23米,胸径80厘米;树皮暗灰绿色。小枝浅灰绿色。小叶9-13,卵形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5-7厘米,先端钝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,近对称,上面近无毛,下面疏被柔毛,沿中脉较密,或渐脱落。花序长约15厘米;萼钟状,长约4毫米;花冠白色,旗瓣长约6毫米,龙骨瓣长约9毫米;子房近无柄。果椭圆形或条形,长4.5-9厘米,宽约2厘米,翅宽2-4毫米。种子1-6。花期6-7月;果期9-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00-2300米山地疏林内、林缘、灌丛中及干燥谷地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陕西南部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幼叶银白色,可栽培供观赏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