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思茅黄檀 |
拉丁学名 |
Dalbergia szemaoensis Prain |
科中文名 |
豆科(蝶形花科)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(Papilionaceae ) |
属中文名 |
黄檀属 |
俗名别名 |
秧青、紫梗树、酸香(云南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20米,胸径80厘米;树皮灰白色,浅纵裂。幼枝密被黄色柔毛。小叶19-21(23),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先端圆而微凹,基部圆,长1.8-4.5厘米,幼叶两面密被柔毛,后渐脱落;小叶柄长约1.5毫米,与叶轴均密被黄色柔毛;托叶长圆形,长约1.5厘米,早落。圆锥花序腋生,长约15.5厘米,花序轴、分枝及花梗均密被黄色柔毛;萼被微柔毛;花冠紫色,雄蕊两体(5+5)。果长圆形或带形,长5-7.5厘米,无毛。种子1(2)。花期4-5月;果期11-12月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产于云南思茅、西双版纳、临沧、保山、德宏、玉溪、楚雄、红河、文山海拔550-1700米地带;四川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贵州等地栽培。 |
经济价值 |
为紫胶虫优良寄主树,固虫率70-80%,10年生单株,夏代可产干胶约1.5公斤,胶质量较好,含胶量约80.5%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