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多花槐蓝 |
拉丁学名 |
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 |
科中文名 |
豆科(蝶形花科)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(Papilionaceae ) |
属中文名 |
槐蓝属 |
俗名别名 |
多花木蓝(中国主要植物图说<豆科>)、野蓝枝(湖北宜昌)、景栗子、马黄消(四川) |
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达2米。小枝密被丁字毛,后渐脱落。小叶7-9,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1.5-4厘米,先端圆,基部宽楔形,上面疏被丁字毛,下面较密,小叶柄密被丁字毛。花序长达11厘米;花瓣淡红色,长约6毫米,花序轴、花梗、萼、花瓣均被丁字毛。果窄条形,长3.5-6毫米,宽2.5毫米,被丁字毛。花期7-9月;果期9-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旷野、山坡、草地、灌丛、路旁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浙江、江苏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栽培供观赏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