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白花龙 |
拉丁学名 |
Styrax faberi Perk. |
科中文名 |
野茉莉科 |
科拉丁名 |
Styracaceae |
属中文名 |
野茉莉属 |
俗名别名 |
白花朵、扫酒树、棉子树(广东) |
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达2米。嫩枝密被星状毛。叶宽椭圆形、椭圆形、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4-11厘米,先端短尖或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,具细齿;侧脉5-6对,叶柄长1-2毫米,密被黄褐色星状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3-4厘米,具花3-5,小枝上部常有单花腋生;花序梗、花序轴及花梗密被灰黄色星状毛;花白色,长1.2-2厘米;花梗细,下弯;萼密被白色星期三状毛,花蕾时镊合状排列;花丝分离部分下部被白色长柔毛,上部无毛。果倒卵形或近球形,长6-8毫米,密被灰色星状毛。花期4-6月;果期8-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00-600米低山丘陵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种子油供制肥皂和润滑油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