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多花山矾 |
拉丁学名 |
Symplocos ramosissima Wall. |
科中文名 |
山矾科 |
科拉丁名 |
Symplocaceae |
属中文名 |
山矾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或小乔木。嫩枝紫色,被平伏柔毛,老枝紫褐色,无毛。叶纸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6-12厘米,先端尾尖,基部楔形或圆,具腺齿,齿尖易脱落,上面中脉凹下,侧脉4-9对,在离叶缘3-7毫米处向上弯弓环结;叶柄有沟,长约1厘米。总状花序长1.5-3悲哀,基部分枝,被黄褐色柔毛,花梗长约2毫米;苞片及小苞片边缘具腺点,苞片长圆形,长约2毫米,早落,小苞片卵形,长约0.5毫米;萼长约2毫米,被柔毛,5裂,裂片宽卵形,先端圆,稍生于萼筒;花冠白色,长4-5毫米,5深裂,裂片椭圆形;雄蕊30-40,花丝基部稍合生;子房3室,顶端无毛,具腺点,花柱基部宿存。核果卵形,长0.9-1.2厘米,熟时黄褐色,有时蓝黑色,宿萼张开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000-1900米溪边、岩壁及阴湿密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