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金佛山荚蒾 |
拉丁学名 |
Viburnum chinshanense Graebn. |
科中文名 |
忍冬科 |
科拉丁名 |
Caprifo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荚蒾属 |
俗名别名 |
金山荚蒾(拉汉种子植物名称)、黑桃子(四川南充)、雀儿屎树(四川夹江) |
形态特征 |
与皱叶荚蒾近似。叶纸质至厚纸质,披针状长圆形或窄长圆形,长5-14厘米,下面变灰褐色,侧脉7-10对,近边缘处网对,在上面凹下(幼叶较明显),细脉上面稍凹下或不明显,萼筒稍被星状毛,花冠外面疏被星状毛,瓣片短于筒,雄蕊稍高出花冠。花期4-5月;果期7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400-1900米疏林内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贵州及云南东部罗平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