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光果巴郎柳 |
拉丁学名 |
Salix sphaeronymphoides Y. L. Chou |
科中文名 |
杨柳科 |
科拉丁名 |
Salicaceae |
属中文名 |
柳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10米。小枝褐色,幼时稍被毛或近无毛。叶披针形,长3-5.5厘米,宽0.8-1.5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,幼叶疏被长毛,后脱落,下面苍白色,具细锯齿;叶柄长2-3毫米,被柔毛。雌花序长1.7-2.2厘米,序梗长5-7毫米,具2-3叶,序轴密被柔毛;子房近无柄,基部疏被毛,苞片卵圆形,长为子房的1/2-1/3,淡绿褐色,边缘疏生睫毛,背面无毛,腹面疏被长毛,具1腹腺,小而宽。果无毛或基部疏被毛,长3.5-4毫米。雄花未见。花期5月中旬;果期5月下旬至6月。 |
生境 |
生于云杉、柏树疏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西北部、西藏东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