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光皮桦 |
拉丁学名 |
Betula luminifera H. Winkl. |
科中文名 |
桦木科 |
科拉丁名 |
Bet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桦木属 |
俗名别名 |
亮皮树(广西临桂)、亮叶桦(中国森林树木图志)、铁桦子、桦角(四川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25米,胸径80厘米;树皮暗棕色,致密光滑。幼枝密被带褐黄色绒毛,后渐脱落。叶卵形、卵圆形、椭圆状卵形,长3.5-12厘米,先端尖、渐尖或尾尖,基部楔形、宽楔形、平截、圆或微心形,下面沿叶脉被毛或微被毛,网脉间密被树脂点或无,侧脉10-14对,脉腋具簇生毛,每对侧脉间具1-6小齿;叶柄长1-2.5厘米,密被毛或近无毛。果序单生,长3-14厘米,果序柄密被绒毛,杂有树脂点;果苞长约4毫米,中裂片长圆形,无毛,先端有小尖头或尖,侧裂三角状或卵圆形;小坚果倒卵状,近先端有毛,长约2.5毫米,果翅较果宽一倍。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;5月至6月上旬果熟。 |
生境 |
多生于向阳山坡、林缘及林中空地;在火烧迹地上常与其他喜光树种组成次生混交林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南川、平武、灌县、乐山海拔700-1800米及马尔康、大金、宝兴、天全、马边、峨边、峨眉山、洪雅、雅安、石棉海拔800-2780米马尾松林及阔叶树木内,重庆城口、巫山、奉节,河南西峡、嵩县海拔900米,浙江西天目山、昌化、遂昌、天台山、龙泉海拔700-1210米,安徽黄山、祁门海拔250-1000米,江西,福建,湖南龙山、洞口、黔阳海拔350-1550米,湖北巴东、利川、兴山、神农架、来凤、宣恩、建始海拔650-1600米混交林内,陕西平利、户县、宁羌、太白山海拔800-1200米,甘肃南部文县碧口海拔400-900米,贵州平坝、遵义、普安、独山、桐梓、大定、瓮定、德江海拔500-1800米阳坡、林缘,云南富宁、文山、广南、蒙自、砚山、西畴海拔700-1750米及丽江、维西海拔2500-2900米,广西田林、龙胜、临桂海拔900-1400米,广东北部英德、乐昌海拔370-1400米。 |
经济价值 |
木材供枪托、航空、建筑、家具、造纸等用。木屑可提取木醇、醋酸。树皮含芳香油0.2-0.5%,嫩枝含0.25%,可供化妆品、食品香料和代替松节油。树皮含鞣千周,可提制栲胶,又可炼制桦焦油,可作消毒剂,治皮肤病及矿石浮选剂之用。在南方海拔800-2000米山区可用作造林树种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播种繁殖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