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刺榛 |
拉丁学名 |
Corylus ferox Wall. |
科中文名 |
榛科 |
科拉丁名 |
Corylaceae |
属中文名 |
榛属 |
俗名别名 |
滇刺榛(中国森林树木图志)、山板栗(云南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16米,胸径30厘米;树皮黄灰色,有裂纹。芽卵形,芽鳞2-3,被粗丝毛,边缘具须毛。小枝被毛,后渐脱落。叶窄倒卵状椭圆形、椭圆状长圆形,长5-15厘米,先端尾尖,基部微心形、圆形,中脉侧脉在上面凹下,疏被长毛或微被毛,下面沿叶脉被长丝毛;侧脉10-14对,直伸,不规则重锯齿具毛刺状尖头;叶柄长1-3厘米,被丝毛。雄花序1-5排成总状,长4厘米,苞片密被灰白色绒毛。果3-6簇生,果序柄密被灰白色粗丝毛;果苞钟状,密被灰白色丝毛及绒毛,中部以上具分叉长刺,刺近基部被毛;坚果顶端密被毛,长1-1.5厘米。果期9-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700-3100米的林缘灌丛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产格、布拖、雷波、西昌、冕宁、九龙、美姑甘洛、越西、石棉、康定、天全、宝兴、洪雅、峨眉、峨边、乐山、平武和重庆南川、奉节、城口、巫山,云南德钦、贡山、福贡、维西、丽江、大理,贵州梵净山,西藏聂拉木、梓木、吉隆。锡金、尼泊尔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种子含油量20%,含淀粉30%,可食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