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滇榛 |
拉丁学名 |
Corylus yunnanensis (Franch.) A. Camus |
科中文名 |
榛科 |
科拉丁名 |
Corylaceae |
属中文名 |
榛属 |
俗名别名 |
猴核桃(云南漾濞) |
形态特征 |
小乔木,高达7米,胸径10厘米;树皮暗灰色,开裂;常为灌木状。芽椭圆形或卵圆形,暗黑褐色,芽鳞先端圆,边缘有毛,背部无毛或有毛。小枝密被带褐黄色弯曲绒毛,2年生枝无毛。叶近圆形、卵圆形或倒卵状圆形,长4-12厘米,先端圆、平截,具尾尖,基部心形,上面沿中脉侧脉有毛,余处疏被腺头毛,下面沿中脉侧脉及网脉密被粗绒毛,侧脉6-7对;边缘具不规则桃形锯齿;叶柄较粗,长0.5-1.5厘米,密被弯曲粗绒毛,杂有腺头毛。雄花序2-3集生或单生叶腋,苞片菱形,密被灰色绒毛。果单生或2-3簇生,果苞钟状,顶端缺裂,裂片三角状或条状三角状,密被粗绒毛,近基部杂有腺头毛;坚果微扁球形,两侧具纵脊,径1.5-2厘米,密被灰色细绒毛,顶端密被粗长毛。果期9-10月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九龙、木里海拔2500-3050米云南松林内,盐源、西昌、冕宁、洪溪、泸定二郎山、康定、宝兴海拔1700-3000米,云南大理、丽江、维西、漾濞、鹤庆海拔2300-3000米,昆明、宜良、嵩明、禄劝、路南石林、砚山海拔1300-2400米、云南松林内及灌丛中。 |
经济价值 |
种子可食及榨油。树皮、果苞、叶可提制栲胶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