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绒苞榛 |
拉丁学名 |
Corylus fargesii Schneid. |
科中文名 |
榛科 |
科拉丁名 |
Corylaceae |
属中文名 |
榛属 |
俗名别名 |
披针叶榛(秦岭植物志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25米,胸径1.2米;树皮黄褐色,纵裂。芽卵圆形,暗黑褐色,芽鳞被毛,边缘具须毛。小枝被毛,后脱落,2年生枝带灰色。叶倒卵状椭圆形、窄长卵形,长6-9厘米,先端渐尖或钝尖,基部不对称,一边楔形或圆,一边圆或微心形,下面沿叶脉疏被毛,脉腋或被簇生毛,叶缘具粗钝重锯齿,侧脉8对;时柄长1-1.5厘米,密被细绒毛。雄花序4枚排成总状,苞片被毛,具毛刺状尖头。果2-4集生,果苞密被绒毛,在果实顶端显著缢缩成管状,裂片条形;坚果近球形,径1厘米,顶部密被灰白色粗毛。果期8-9月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松潘、宝兴海拔2100-2500米山谷疏林中,甘肃曲舟、康县海拔1800-1900米,宁夏南部西吉、固原海拔2200-2300米,陕西宁陕海拔1600米。 |
经济价值 |
材质优良。种仁可食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