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小叶云南虎榛子 |
拉丁学名 |
Ostryopsis nobilis Balf. f. et W. W. Smith var. parvifo lia Hu ex T. Houg et J. W. Li |
科中文名 |
榛科 |
科拉丁名 |
Corylaceae |
属中文名 |
虎榛子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达2米。芽鳞黑褐色,被灰毛。小枝密被弯曲绒毛,2年生枝无毛,皮孔灰白色,开裂后褐色。叶圆形、椭圆状圆形,长0.8-2.5厘米,先端圆,基部圆或微心形,上面被细长弯毛叶脉显著凹下,皱缩,下面密被淡灰褐色弯曲绒毛层;具牙齿,齿端硬尖,侧脉4-6对;叶柄长约2毫米,密被弯曲绒毛。雄花芽单生叶腋,卵状椭圆形,裸露,密被带灰褐色绒毛;雄花序长约1厘米,苞片具长尖头,被毛。果5枚集生,果序柄长约5毫米,密被粗长毛,具卵形苞片;果苞密被带灰色弯曲长毛,杂以黑褐或深褐色树脂点,先端齿裂。花期4月;果期6月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木里海拔2300-2500米山坡空旷地灌丛中和云南中甸海拔3000米灌丛中、路边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