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峨眉鹅耳枥 |
拉丁学名 |
Carpinus omeiensis Hu |
科中文名 |
榛科 |
科拉丁名 |
Corylaceae |
属中文名 |
鹅耳枥属 |
俗名别名 |
白木(四川)、千金榆(贵州德江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7米。芽卵形,芽鳞无毛。幼枝微被白粉,小枝暗褐紫色,无毛或微被丝毛,老枝近黑色或黑褐色。叶厚革质,椭圆状卵形、窄椭圆形,长4-9厘米,先端尾尖或渐尖,基部宽楔形、圆或微心形,上面无毛或中脉微被丝毛,下面叶脉密被丝毛,网脉间被白粉及平伏丝毛,侧脉12-16对,脉腋被簇生毛,单锯齿及重锯齿具毛刺状尖头,在每对侧脉间有时具1-2小齿;叶柄长5-8毫米,被丝毛及绒毛。果序长5-7厘米,果序柄及轴被灰白色丝毛;果苞半卵形、披针状半卵形,外缘具细锯齿,内缘全缘,基部无耳突或微具耳突,下面沿脉有毛,苞柄密被灰白色丝毛;小坚果被灰白色柔毛,近顶端被灰白色丝毛。果期9-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000-1900米的山坡林中或村旁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南部及峨眉山、贵州东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