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多脉铁木 |
拉丁学名 |
Ostrya multinervis Rehd. |
科中文名 |
榛科 |
科拉丁名 |
Corylaceae |
属中文名 |
铁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25米,胸径94厘米;树皮暗灰褐色,块状剥落。芽鳞6-8,先端圆,背部有纵纹,无毛。小枝紫褐色,微被毛,或近无毛,皮孔明显。叶长椭圆状披针形、长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4-13厘米,先端渐尖、长渐尖至尾状渐尖,基部圆、微心形或宽楔形,上面中脉被毛,侧脉间被平伏毛,侧脉微凹下,下面中脉侧脉及网脉均被毛,侧脉18-25对,中下部脉距5-6毫米,重锯齿近桃形具毛刺状尖头,或为锐齿,齿端前伸或内曲;叶柄长4-8毫米,密被毛。雄花序单生或2枚并生叶腋及枝顶,苞片卵形,具纵纹,边缘具纤毛,顶端突尖呈刺毛状。果多数,密集成总状果序,长4.5-7厘米,果序梗长1.5-2.5厘米,密被毛;果苞椭圆形,长1-1.5厘米,先端具小尖头,基部稍窄,具硬毛;小坚果卵状椭圆形,长5-7毫米,径约2-3毫米,浅栗褐色,平滑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650-1200米的杂木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东南部,贵州等地海拔600-1250米杂木林中,湖北利川水杉坝海拔1200米林中,湖南紫云山海拔1250米混交林中。江苏南京有栽培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