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短柄枹栎 |
拉丁学名 |
Quercus glandulifera var. brevipetiolata (DC.) Nakai |
科中文名 |
壳斗科 |
科拉丁名 |
Fagaceae |
属中文名 |
栎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乔木,高达12米,或呈灌木状。幼枝被疏柔毛,后渐脱落。叶长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5-11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窄圆,具内弯浅腺齿,幼时有丝毛,老叶无毛,侧脉7-12对;叶柄长2-4毫米,无毛。雄花序长5-6厘米,轴及花被被疏毛;雌花序长不及1厘米。壳斗杯形,包果约1/3;小苞片卵状三角形,在中部伸出,边缘有柔毛;果卵状椭圆形,径0.8-1.2厘米,高1.2-1.8厘米,顶端被柔毛,柱座短。 |
生境 |
生于山地杂木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种仁可酿酒。壳斗及树皮可提制栲胶。木材供枕木、坑木、农具、家具等用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