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巴东栎 |
拉丁学名 |
Quercus engleriana Seem. |
科中文名 |
壳斗科 |
科拉丁名 |
Fagaceae |
属中文名 |
栎属 |
俗名别名 |
小青冈(中国树木分类学)、小叶青刚(中国经济植物志)、橡实(浙江) |
形态特征 |
常绿或半常绿乔木,高达15米。幼枝被灰黄色绒毛,后渐脱落。叶长圆形、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6-16厘米,宽2.5-5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或宽楔形,稀浅心形,中部以上具锯齿或全缘;幼叶两面密被棕黄色绒毛,后渐脱落或下面脉腋有簇生毛,侧脉10-13对;托叶线形,长约1厘米,被黄色绒毛;叶柄长1-2厘米,幼时被毛,后渐脱落。雄花序长约7厘米,花序轴被绒毛,雌花序长1-3厘米。壳斗半球形,包果1/3-1/2,高4-7毫米;小苞片卵状披针形,长约1毫米,被灰褐色柔毛,顶端紫红色,无毛;果长卵形,径0.6-1厘米,高1-2厘米,无毛,柱座长2-3毫米。花期5-6月;果期11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700-2700米山区。在江西贵溪浪岗林区,多生于沟谷、山坡、平地,与蓝果树、青钱柳、木荷、浙江柿、鹅耳枥、水青冈、钟萼木等混生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陕西、河南、湖南、广西、浙江、江西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木材坚重,有弹性,耐腐;供建筑、船、车、农具、滑轮、细木工等用。树皮及壳斗可提制栲胶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