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羽脉山黄麻 |
拉丁学名 |
Trema laevigata Hand.-Mzt. |
科中文名 |
榆科 |
科拉丁名 |
Ulmaceae |
属中文名 |
山黄麻属 |
俗名别名 |
光叶山黄麻(湖北植物志) |
形态特征 |
小乔木,高达10米。叶纸质,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-10厘米,宽1.2-2.2厘米,先端渐尖或短尾尖,基部圆或浅心形,具细密单锯齿,上面疏被毛,后渐脱落,下面沿脉疏被毛,叶脉羽状或基部具不明显三出脉,侧脉5-7对;叶柄长5-8毫米,密被柔毛。聚伞花序,腋生,具几朵至10余朵花;花被5裂,裂片长卵形,疏被柔毛;雄蕊5。核果卵圆形或近球形,稍扁,径约2毫米,熟时由橘红变为黑褐色,花被脱落。花期4-5月;果期9-12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50-2800米地带阳坡、低山草地或河岸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湖北西部、贵州西部及云南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茎皮纤维供制绳索、人造棉及造纸原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