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黄葛树 |
拉丁学名 |
Ficus virens Ait. var. sublanceolata (Miq.) Corner |
科中文名 |
桑科 |
科拉丁名 |
Moraceae |
属中文名 |
榕属 |
俗名别名 |
黄桷树 |
形态特征 |
本变种叶近披针形,长可达20厘米,先端渐尖;榕果无总梗。花果期4-7月。 |
生境 |
常生于海拔(400-)800-(2700)米,为我国西部常见树种,在四川(沿长江城镇)多见于江边的道旁,为良好的遮荫树。 |
地理分布 |
产陕西南部,湖北(宜昌西南)、贵州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为西南地区常见树种。树冠广展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果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温江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果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温江 |
 |
栽培植株果期形态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温江 |
 |
植株形态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