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水丝麻 |
拉丁学名 |
Maoutia puya (Wall.) Wedd. |
科中文名 |
荨麻科 |
科拉丁名 |
Urticaceae |
属中文名 |
水丝麻属 |
俗名别名 |
三元麻(四川)、翻白叶麻(云南南部) |
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达2米。小枝密被柔毛。叶椭圆形或卵形,长5-15厘米,宽3-7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,具牙齿,上面疏被平伏毛,粗糙,下面密被白色毡毛,侧脉2-4对;叶柄长1-6厘米,密被柔毛;托叶2深裂,裂片条状披针形,长0.7-1.5厘米,先端尾尖。雌雄同株,聚伞花序成对腋生,长3-5厘米,有少数分枝;团伞花序由同性花或异性花组成;雌花长约0.8毫米,花被2裂。瘦果卵状三角形,具3棱,长约1毫米,基部着生花被处稍凹陷,外果皮稍肉质,疏被平伏短毛,内果皮稍骨质,宿存花被稍肉质。花期5-7月;果期8-12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400-2000米的溪谷阴湿疏林内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西南部、西藏东南部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印度东北部、越南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茎皮纤维的单纤维长约180毫米,坚韧,有光泽,供制人造棉、鱼网、造纸等用,为优良纤维树种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