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毛叶南烛 |
拉丁学名 |
Lyonia villosa (Wall.) Hand.-Mzt. |
科中文名 |
杜鹃花科 |
科拉丁名 |
Ericaceae |
属中文名 |
南烛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灌木,高达3米。幼枝被灰色细毛,老枝无毛,褐黑色。叶倒卵形、长圆状倒卵形,稀卵形,长3-5厘米,宽2-3厘米,先端钝,基部圆或宽楔形,稀近心形,全缘,两面被微毛,下面脉上毛较多;叶柄长3-6毫米,疏被细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4-5厘米,花8-15;萼片窄披针形,长3-4毫米,绿色;花冠卵状坛形,乳黄色,外被灰色细毛;花丝被毛;子房被毛。果球形,径约4毫米,略被细毛。花期7月;果期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700-3500米山区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