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毛萼越橘 |
拉丁学名 |
Vaccinium pubicalyx Franch. |
科中文名 |
越橘科 |
科拉丁名 |
Vaccin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越橘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灌木,高达4米,多分枝。小枝无毛,幼时被短柔毛。叶卵形、长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2-6厘米,宽0.7-2厘米,先端渐尖或尾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具细腺齿,两面沿中脉被细柔毛;叶柄长1-5毫米,被短柔毛。花序长2-3厘米,花偏向一侧着生,稍下垂,密被灰白色或淡黄色短柔毛;小苞片线形或长卵形,被短柔毛;花梗长1毫米;萼齿三角形;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,坛形。果球形,熟时紫黑色,径约5毫米,被毛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200-2600米林内、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