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冬青 |
拉丁学名 |
Ilex purpurea Hassk. |
科中文名 |
冬青科 |
科拉丁名 |
Aquifo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冬青属 |
俗名别名 |
红冬青(四川成都)、万年枝(陕西通志)、冻青树(救荒本草) 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13米,胸径30厘米;树皮淡灰色至暗灰色,不裂。小枝浅绿色;各部无毛。叶革质,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5-12厘米,宽2-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具钝锯齿,中脉上面平,侧脉6-9对;叶柄长0.5-1.5厘米。雄花序3-4回聚伞花序,总梗长0.7-1.4厘米,花梗长2毫米,花淡紫色,萼近钟状,裂片宽三有形,被缘毛;雌花为1-2回聚伞花序,花梗花0.6-1厘米。果椭圆形,深红色,长0.8-1.2厘米,径6-8毫米,干后紫黑色;分核4-5,平滑,背具1纵沟,革质。花期4-6月;果期11-12月。 |
生境 |
散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或林缘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长江以南至西南、华南。日本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木材供家具、雕刻、工具柄、镶嵌、木梳等用。秋冬红果累累,为优美观赏树种。药用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