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毛菱叶崖爬藤 |
拉丁学名 |
Tetrastigma triphyllum (Gagnep.) W. T. Wang var. hirtum (Gagnep.) W. T. Wang |
科中文名 |
葡萄科 |
科拉丁名 |
Vitaceae |
属中文名 |
崖爬藤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藤本。小枝疏被短柔毛;卷须与叶对生,长达4厘米,分枝7-10条,初直,后螺旋状弯曲,顶端膨大。掌状复叶,小叶3,纸质,中央小叶具短柄,菱状椭圆形、宽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4.5-10厘米,宽3-5.6厘米,先端短渐尖或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常浅波状,有带刺状尖头的小锯齿,侧脉约5对,下面被短柔毛,侧生小叶较小,偏斜;叶柄长2-5(10)厘米,密被短柔毛。聚伞花序在小枝顶端与叶对生,径2-3厘米,2-3回分枝,花序梗密被短柔毛,花梗在分枝顶端伞状排列;花无毛;花萼浅盘状,不明显;花瓣窄卵形,长约2.5毫米。浆果球形,径约8毫米。花期2-3月;果期5-6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100-2300米的山谷林中或石缝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西南部(冕宁)、西藏东南部(波密)、云南(中部、南部及东南部)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