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流苏树 |
拉丁学名 |
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. et Paxt. |
科中文名 |
木犀科 |
科拉丁名 |
Oleaceae |
属中文名 |
流苏树属 |
俗名别名 |
茶叶树(河北西陵)、四月雪(江苏) |
形态特征 |
落叶乔木,高达10(-20)米,胸径20厘米。幼枝被柔毛。叶薄革质至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3-12厘米,全缘,幼树及萌枝之叶具细锯齿,老叶上面沿脉被柔毛,下面沿脉密被长柔毛,侧脉3-5对,网脉凸起;叶柄长0.5-2厘米,密被黄色卷曲柔毛。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,长3-12厘米,近无毛;苞片线形,被柔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或为两性花;花萼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,长0.5-2.5毫米;花冠白色,4深裂,裂片线状倒披针形,长(1)1.5-2.5厘米,花冠筒长1.5-4毫米。核果椭圆形,被白粉,熟时蓝黑色,长1-1.5厘米。花期3-5月;果期9-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500米以下林缘、灌丛、河边、石缝中、砾石地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辽宁南部、黄河流域以南、台湾,西南至四川、云南。各地栽培。朝鲜半岛、日本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春季满树白花,为优美观赏花树;嫩芽、嫩叶可代茶。可用作嫁接桂花的砧木,能增强桂花的抗寒、抗旱性。木材供制器具、细木工用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用播种、压条、扦插、嫁接繁殖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