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紫药女贞 |
拉丁学名 |
Ligustrum delavayanum Hariot |
科中文名 |
木犀科 |
科拉丁名 |
Oleaceae |
属中文名 |
女贞属 |
俗名别名 |
瓦山蜡树(中国树木分类学)、川滇蜡树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 |
形态特征 |
常绿灌木。小枝密被柔毛,后渐脱落。叶薄革质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有时长圆状披针形,长1-4厘米,宽0.6-1.5厘米,叶缘反卷,两面无毛,上面中脉凹下,有时沿中脉被柔毛,侧脉2-6对,在两面常不明显或微凸起;叶柄长1-5(10)毫米,被微柔毛。圆锥花序密集,圆柱状,长1-5.5厘米,径1-2毫米,被柔毛;苞片线形或钻形。花无梗或长达3毫米,无毛;花萼无毛,长1-2毫米;花冠筒长2.5-5毫米,裂片长1.5-2.5毫米;花药紫色;花柱内藏。核果椭圆形或球形,长5-9(11)毫米,径4-7(8)毫米,熟时黑色,被白粉;果柄长1-5毫米。花期5-7月;果期7-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500-3700米山坡灌丛中、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南、湖北西部、江西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