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南方泡桐 |
拉丁学名 |
Paulownia australis Gong Tong |
科中文名 |
玄参科 |
科拉丁名 |
Scrophula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泡桐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乔木,高达23米,胸径达1米;树皮淡灰褐灰色,浅纵裂;树冠圆锥形至伞形,分枝开展。叶卵圆形,基部心形,上面幼时被腺毛及分枝毛,后脱落,下面密被分枝毛及黏质腺毛,分枝毛无柄或柄极短,初生叶常带紫色;叶柄长约13厘米。花序宽圆锥形,长40-80厘米,侧花枝长于花序轴1/2,聚伞花序的总梗较花梗短,下部的总梗稍长,上部的极短。花微有香气;萼倒圆锥形,长1.5-2.2厘米,浅裂1/3-2/5,外部毛部分脱落或宿存;花冠淡紫色,管状钟形,长5-7厘米,腹面有2纵褶,外面疏被腺毛及分枝毛,内面无毛,有紫斑。蒴果椭圆形,长3-5厘米,径1.5-2.5厘米,果皮厚1.2-2.5毫米,初被分枝毛。花期4月;果期9-10月。 |
生境 |
在浙江、福建及四川丘陵山区均有野生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及湖南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