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江边刺葵 |
拉丁学名 |
Phoenix roebelenii O'brien |
科中文名 |
棕榈科 |
科拉丁名 |
Arecaceae |
属中文名 |
刺葵属 |
俗名别名 |
软叶刺葵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 |
形态特征 |
灌木,高达4米。茎直立或稍弯曲,叶柄残基宿存树干呈三角形突起,叶多数,亮绿色,略被白粉,1回羽状全裂,长1-2米,稍下垂,裂片窄条形,长20-30(-40)厘米,宽0.5-1(-1.5)厘米,2列,近对生或簇状,下面沿脉被灰白色鳞秕,叶轴、叶柄被白色鳞秕,下部裂片成细长软刺。佛焰花序生于叶丛中,花序轴扁平,小穗细,长约30厘米,果期下弯;佛焰苞片1,长30-50厘米,上部舟状,下部管状;雄花序与佛焰苞等长,雌花序长于佛焰苞;雄花:花萼长约1毫米,顶端3裂,裂齿三角状,花瓣3,披针形,长约9毫米,稍肉质,雄蕊6;雌花:卵圆形,长4-6毫米,花萼顶端具短尖头。浆果长圆形,长(1.2-)1.4-1.8厘米,径(4-)6-8毫米,具尖头,熟时枣红色,果肉薄,可食。花期4-5月;果期6-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480-900米河滩石隙中。各地多栽培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勐醒河一带;各地多栽培。
老挝、缅甸、越南、印度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为庭园观赏、布景之秀丽材料,北方盆栽供布置厅堂及室内装饰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播种繁殖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