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 |
龙头竹 |
拉丁学名 |
Thamnocalamus spathaceus (Franch.) Soderstrom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Poaceae |
属中文名 |
筱竹属 |
俗名别名 |
华橘竹(种子植物名称)、空林子(四川、甘肃) |
形态特征 |
秆高5米,径1-2厘米,中部节间长约28厘米;新秆绿色,无毛,无白粉;老秆黄绿色。秆箨淡黄褐色,无毛,先端钝圆,无斑点;箨耳和繸毛不发育;箨舌极短;箨叶窄带形,外反。枝累赘长,每小枝1-2叶;叶鞘无毛,无叶耳和繸毛;叶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,长3.5-9.5厘米,宽0.7-1.2厘米,无毛,有锯齿,侧脉3-4对,小横脉明显。总状花序长1.5-3厘米,无毛,佛焰苞状苞片3-5,带紫色,最上一片超过花序,多脉,先端具小叶或具长达7厘米的叶,幼时包被花序,小穗单侧露出,后辐射排列;小穗柄长约2毫米,与花序轴均无毛;小穗紫红色,长1.2-1.6厘米;小花3-5,颖片2,膜质,先端具芒状尖头,第一颖长0.8-1.1厘米,第二颖长1-1.3厘米。外稃窄披针形,长1.1-1.5厘米,先端具芒状尖头,7-9脉,上半部紫红色,微被毛;内稃较短,先端2齿裂;花药黄色。 |
生境 |
喜湿冷气候,在四川北部、陕西秦岭较箭竹分布高,为高山针叶林下主要灌木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北部、甘肃、陕西秦岭、湖北西部海拔2400-3300米,河南伏牛山主峰老君山海拔2000米以上。 |
经济价值 |
在四川北部、陕西秦岭地区龙头竹是大熊猫最重要的食用竹种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