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鸦跖花 |
拉丁学名 |
Oxygraphis glacialis (Fisch. ex DC.) Bunge |
科中文名 |
毛茛科 |
科拉丁名 |
Ranunc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鸦跖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小草本,无毛。叶均基生;叶片近革质,卵形、倒卵形或宽椭圆形,长0.6-3.4厘米,宽0.5-2厘米,全缘或具不明显的锯齿;叶柄长1.5-4.5厘米。花葶通常高3.5-6厘米;花直径约1.5厘米;萼片5,绿色,宽卵形,长5-8毫米,宽4.2-6毫米,在结果时稍增大,宿存;花瓣11-15,黄色,倒披针形,长6-8毫米,宽1.5-2毫米,基部之上有蜜槽;雄蕊和心皮均多数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径约9毫米;瘦果扁,楔状菱形,长约3毫米,具4条纵肋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000-4800米的高山草地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西藏、云南北部、四川西部、甘肃、青海和新疆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开花时的植株形态
摄影者:向丽 |
|
|